营商环境考核综合排名,从2021年的湖南倒数第1位,升到2024年的全省第7位;
企业主观评价满意度,从2021年的全省倒数第1位,上升到了2024年的全省第3位。
还比如,娄底连续两年的贷款增速排全省第一;2024年净增经营主体、净增公司数的增长率,均排名全省前列。
2月5日,蛇年首个工作日,娄底市召开“新春第一会”——全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会议,旨在以“营商”促“赢商”。
无论是此次会议举办的时机,还是让非公有制企业家坐前排和中间的安排,都释放出力挺民营经济的信号。
娄底换位思考,站在“如我在商”的立场,已连续三年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
除了年度着力铺排,还有部门形成的合力。毕竟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市委、市政府的事。
娄底市委营商环境督导组专责督导,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营商环境专题调研、询问和评议,市政协参与营商环境满意度网上调查,市纪委监委对攻坚行动全过程监督问效,多个部门齐抓共管。
娄底还专门成立了正处级市政府组成部门——市营商环境办公室,统筹全市营商环境工作。
▲娄底市经营主体登记注册实现“1个环节、4个小时、零成本”,全市综合网办率达96%,设立登记1日办结率达100%。(图源: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
娄底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考核办法,半年、年终开展两次考核排名,将工作与绩效考核、干部提拔使用挂钩。
与此同时,娄底市还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十个严禁”》《关于逐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行柔性执法的实施建议》等多份文件。
公司执行董事朱继乔介绍,自2021年入驻娄底以来,从签订落地协议,到竣工投产只用了不到14个月时间;用不到1年时间,就完成了取向硅钢高牌号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开发。
2024年,公司的车间升级要填申报材料,因为第二天要交,需要新化县圳上镇政府当天晚上签字盖章。镇领导了解情况后,及时赶到单位,连夜审批签字盖章。
“而且,这样的紧急状况,我们遇到了三四次,政府部门都能应时应点”,陈历祥说。
细枝末节,可以折射大脉络。娄底“赢商值”大涨的背后,或许藏着三个关键词。
2月5日娄底的“新春第一会”披露了一组数据,民营经济贡献了娄底50%左右的税收、70%左右的地区生产总值、80%左右的专利数量、90%以上的新增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经营主体数量。
2024年娄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这个增速,在全省14个市州中处于靠前梯队。而根据湖南省统计部门数据,在2024年前三个月中,娄底的民营经济增加值以5.7%的增速领跑全省。
▲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服务“保交楼、稳民生”,成功调解总金额3.1亿元的建设工程纠纷关联案件。该案入选全省法院2024年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图源:娄底市委政法委)
可以说,民营经济在娄底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堪称“挑大梁”,是发展中的刚需。
所以在2月5日的会场里,披挂红绶带的非公有制企业家们坐在居中前排,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则坐在后面和两边。“众星捧月”的排座,体现出娄底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排忧解难的诚意。
会上更是发出明确信号:“只有民营经济强,娄底经济才能强,必须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摆在更突出的位置。”
相比于湖南其他市州,娄底曾走出过“中国首富”。目前湖南7家中国非公有制企业500强中,娄商企业就占了5家。
今天省两会期间,记者推出的系列高端访谈《动能湘对论》,对话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文魁,其对“好的营商环境”进行了很形象的总结。
张文魁认为,真正好的营商环境,不用靠民营企业家做人的技巧来获得发展机会。营商环境好不好,真正的评价者是千千万万的中小企业。
要做到这些,不能仅靠领导层的重视,而是须通过制度上的系统集成方可能实现。
以娄底为例,不仅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一号改革”工程来抓,市委、市政府牵头主导,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也各有明确分工,同时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举措,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优化营商环境的生态系统。
娄底还充分的利用互联网工具,推出了“营商环境直通车”和“娄底营商码”,搭建高效便捷的企业反馈和投诉渠道。
“营商环境直通车”设立“热线直接、信息直报、上门直访、沟通直面、诉求直办、服务直达、问责直处”七条直通渠道。近三年书记市长“营商环境直通车”现场办理企业诉求163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8.2%。
“娄底营商码”全方位收集企业诉求,由娄底市优化办一个口子交办相关单位并督办,娄底市工商联牵头满意度回访。“娄底营商码”2024以来受理诉求648件,办结595件,满意率97.0%。
而这种系统的工作协作,明确的责任划分,机制的完整闭环,确保了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诉求有人听、有人理,难处有人管、有人问,才能让企业有更舒适的温感。
优化营商环境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在全国各地同题共答的当下,慢进亦是退。
经过三年攻坚,在营商环境主要指标已取得明显进步的情况下,娄底仍然主动自我加压,继续以攻坚的姿态优化营商环境,主动选择“非舒适区”。
▲2月6日,湖南娄底经开区“材料谷”人才与科创大会召开,9家优秀企业和21名优秀人才受到表彰。(肖鹄/摄)
在2月5日的会议现场,娄底发布了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打出组合拳,进一步夯牢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石,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做优做强做大。
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在各地“卷”招商引资的当下,我们要看到,其本质是在“卷”营商环境。
而营商环境考验的不单单是各地建设、经营好一个“生态”体系的能力,更考验一个地方赢得企业认可、与公司实现共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