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是世界第一大工业机器人采用国,每10000名员工拥有1012台机器人,机器人密度平均每年增加5%。
2.为应对劳动力困境和低出生率高老年化的挑战,韩国推行K-Robot战略,从工业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覆盖全社会。
3.韩国现代汽车、三星、NAVER、LG等科技巨头纷纷进入机器人领域,尤其是人形机器人。
4.其中,现代汽车集团的子公司波士顿动力的人形机器人Atlas即将进入现代汽车厂实训,加速其商业化能力。
5.另一方面,三星增持韩国知名机器人公司Rainbow的股份,完成子公司收编,正式补齐人形机器人的版图。
早些时间,CyberRobo分享的韩国正让机器人覆盖全社会中提到,韩国是世界第一大工业机器人采用国,每 10000 名员工拥有 1012 台机器人。自 2018 年以来,机器人密度平均每年增加 5%。韩国拥有世界知名的电子工业和强大的汽车工业,经济依赖于工业机器人的两个最大客户。
为解决劳动力困境和低出生率高老年化的挑战,韩国这几年围绕K-Robot战略,从工业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推及整个社会。有意思的是,个人服务机器人市场的上涨的速度最快,可见韩国民众对机器人接受度如此之高。
对内驱动以及全球AI和人形机器人浪潮下,韩国几大科技巨头自然承不会错过,或者被选中为韩国机器人战略的承接者。因此,如你所看见,韩国现代汽车、三星、NAVER、LG早已进入机器人领域,尤其是人形机器人的布局。
作为现代汽车集团的子公司,波士顿动力是现代汽车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直接桥梁,也是人形机器人驱动其生产智能自动化的直接受益者。更新后的电动Atals不再只会做俯卧撑、波比跳、原地折叠起身的高动态人形生物,而是已经可做具体的任务——在去年万圣节前夕,Atals展示了从低处货架搬运汽车发动机盖部件到另一个移动货架放置的任务,完全自主操作,利用躯体和肢体旋转的优势,Atlas可以缩短搬运路径,使得整个作业高效进行。按计划,今年Atlas要进入现代汽车厂实训,以加速其商业化能力。毕竟波士顿动力已经连连亏损多年,去年还发生裁员。
不断挑战集团公司的投资回报的耐心,可能会落下如同Robotaxi 公司Cruise的下场,被通用“遗弃”。
值得一提的是,波士顿动力去年还与丰田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将利用丰田在LBM(大行为模型)的能力加速Atals人工智能能力的发展。
三星增持韩国知名机器人公司Rainbow的股份,随后在今年2月完成子公司收编。三星正式补齐人形机器人的版图 。从虚拟AI到实体AI的融合,三星可以说积极摸索AI结合到其产品的平衡点、实用性——因为他们不把AI当做圣杯,而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并提出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AI战略——正如其过去两年的探索,用AI驱动产品,增强用户的体验,改善生活。
在此之前,三星还尝试推出面向家用的轮式移动机器人Samsung Bot Handy。
Rainbow的RB-Y1则作为三星面向行业客户的一个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RB-Y1定位面向工制造、仓库等行业场景应用的轮式人形机器人。
CyberDaily在去年四月曾报道RB-Y1,它目前也在销售中,起价8万美金,身高1.4米,重量为131公斤,每个机械臂能吊起3公斤的载荷。为了应对各种复杂操作,RB-Y1上的双臂配备了七个自由度,而且拥有一个能够移动身体的包含六个轴的独立躯干。这种运动组合使机器人能够垂直移动超过50厘米,在不同的高度范围内达成目标,以及RB-Y1 具备快速转弯的能力,最大行驶速度可达2.5米/秒,实现在不同空间运动作业。
AMBIDEX由 NAVER LABS 与韩国科技教育大学 (Koreatech) 合作开发,自2017年首次亮相以来,就备受行业专家和媒体的关注。NAVER Labs属韩国NAVER旗下公司,NAVER成立于1999年,总部在韩国首尔。它是韩国最受欢迎的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的提供者之一,与Google在国际市场的地位类似。NAVER还涉足许多其他技术和内容领域,包括社会化媒体、人工智能、数字内容和云服务。
AMBIDEX 是非常酷的人形机器人,它的结构与人类手臂的结构非常相似,由于其独特的电缆驱动机制,它非常轻巧且灵活,一只 AMBIDEX 手臂仅重 2.6 公斤,甚至比普通人的手臂还要轻,AMBIDEX 手臂具有与人类手臂相同的 7° 自由度。因此,它可以在安全地与人互动的同时执行快速移动的任务,人类能以 5 m/s 的速度与机器人击掌,而没有一点受伤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它能学习许多复杂的知识任务,开酒瓶、打乒乓球、组装家具等等,使用触觉设备,并教机器人人类如何执行任务,直到有一天机器人能安全地与人类共存并取代人类部分工作。
去年,早些时间,NAVER LABS部署了一批100个配送机器人 Rookies和双臂人形机器人Ambidex,在其1784总部大楼和星巴克咖啡厅的应用试验:呈现人工、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协作在餐饮场景可落地的示例,您点击下方小程序继续阅读
参与投资Figure的LG,终于自己下场做人形机器人了。LG 电子首席执行官 Cho Joo-wan 在拉斯维加斯 CES 2025 间隙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机器人无疑是人类的未来。” “(LG 电子)正在开发家用人形机器人,处于机器人竞赛的中心。”
LG正式加入韩国几大巨头的人形机器人角逐之中——当然LG与三星一样,很早参与到机器人技术和AI的研发之中。在去年CES,LG还与三星的Ballie同步推出AI 代理机器人——也是今年LG在CES上宣布将其作为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构建的代理AIQ9。
下面这篇解析,LG 为什么在推出家用人形机器人之前先推出 Q9 及其未来愿景2030
自此,韩国的人形机器人四巨头可以说集结完毕,这几个传统大企业具备人形机器人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与供应链的链路,包括广泛的应用市场,多行业的应用场景,数以亿计的全球用户群体,这些先决优势,既帮助韩国构建其以AI机器人驱动经济稳步的增长和弥补社会劳动力的缺口,同时也为这一些企业构建新增长曲线,继续保持国际竞争的生命力。